《八种未来》

2023-02-03

4tCmpYCf @bog.ac

来源:http://bog.ac/t/894799/1

科幻小说并不预测未来,它更多的是提供一种别样的视角帮助人们认识到生活中一些习以为常的事物。比较好的小说家常常构思一个完全不同的舞台,构思另一个世界之中的剧情或者说历史——而那些不那么好的小说家,就只能把一些其他题材的故事包装上科幻的外壳,仿佛在外太空谈恋爱,把背景换成迪士尼乐园也毫不突兀。

长期的这种关于推演未知的训练最终可以落脚在现实之中。当那些科幻的设定全部替换为现在已有的事物,这种思维方式就是在事实上推演着未来。人们常常幻想十年后,但少有人真的思考未来。因为,未来是一场延续至无穷远的连续乐章,每一个音符都对之后的一切影响深远。


尽管困难重重,我们还是可以试着考虑一下之后的岁月。从现在往后算十年,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呢?让我们动用一下科幻小说家们那种不考虑逻辑的推演方式,做一个不可能应验,但还算有趣的预言吧。

预言需要设定。我们在这里留下三个不太相干的关键问题,并逐一考虑。(具体是什么问题当然也可以由你自由设定,毕竟这不是什么严肃的未来学论文)

第一个问题:未来的十年会发生核战争(世界大战)吗?
第二个问题:未来的十年中人工智能会突破奇点吗?
第三个问题:未来的十年中人们可以登陆火星吗?

我们不知道上面三个问题的答案,但是我们可以猜测。每一个问题只有是和否两个回答,乘起来无非是八种情况,我们可以试着,一窥未来的某种形状。接下来,我们按照每个问题的是与否,排列出十年之后,八种可能的人类结局,以供读者朋友取乐。

一、新新大陆(是,是,是):
这一种结局中,核大战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和人口破坏,但是ai在战争发生前后突破了奇点,它带来的技术突破很大程度上挽救了人类社会。如果发生世界大战,按现有人类的航天发展水准在十年之内登陆火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这样的结局之中必然少不了高级ai的鼎力相助。在跨越奇点,实现了自我迭代和超越人类智慧之后,人工智能的发展几乎不是人类能够控制的。所以,我们也可以猜测,战争的开始说不定就与ai有关。不论如何,在一切尘埃落定之后,人类已经飞速清理了核战的废墟,还飞向火星,在那里插上了新的旗帜。可以想见,旧地球的结局有可能会像一战之后的旧欧洲那样一蹶不振。旧有的一切秩序被尽数破坏,而火星上建立的人类文明则可能复刻上一个掌握了一片大陆的文明的发展史,成为太阳系一霸。当然,也可能那时早已没有了人类,只有人工智能操纵的火星殖民船。

二、永远的黄粱梦(是,是,否):
刘慈欣在写完三体以后在短篇和评论中常常告诉读者们的一点就是,在一与十万个地球之中,人们务必要开拓眼界,锐意进取。但这样的未来似乎不算太美好:人们发生了战争,制造出了先进的人工智能,却唯独没有登陆火星。也许登陆火星的难度远超想象,也许人们的航天技术跨越式发展,直接可以去另一颗恒星而无需踏足火星——这些情况的可能性小的像玩笑。不考虑ai诞生太晚或者飞船还没登陆的这些边缘情况,我们对这种未来最大的预测还是,ai的诞生毁灭了人类登陆外星,探索宇宙的能力。战后的人们陷入了长期的应激症状之中,享乐主义盛行,而ai突破奇点带来的新技术让人们可以沉迷于虚拟现实而不用再面对外部世界。最后,所有的人都共同沉睡于一个永远醒不来的长梦。

三、冷战再临(是,否,是):
黄金时代的科幻作家眼中,2023年的人类很可能已经离开太阳系。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所在的年代有多么特殊,庞大的对立带来的压力促成了科技和航天的井喷,以至于半个世纪后人们都无法重新企及那种高度。核战争发生了,又结束了,它的杀伤力其实没有那么大,全都是过去的核威慑理论家们拼命恫吓,害怕人类真的跌入泥潭。战争总有胜利者,新秩序的两极在战后的分配不均下陷入了新的冷战。在第四次世界大战开打之前,这种冷战都还只是局限于各方面的竞争。就像加加林和阿姆斯特朗在人类航天史上刻下不朽丰碑那样,第一个登陆火星的名字将会闪耀几个世纪——这也足以让两方巨头拼尽全力,让火箭的尾迹笼罩天空。

四、后启示录(是,否,否):
没了,什么都没了。人类工业体系看起来庞大精妙,实际上就像热带雨林的植物,只有浅浅的一层根基,只要经历一场大火,就要沦为荒漠。离上一场破坏性不算太大的战争已经过去了近百年,人类在这期间发展出的工业体系还从没经历过全数被毁的过程。不同于二战时的飞机轰炸,核战争对于工业区的破坏导致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工厂都失去了自己的工业能力。待到人类反应过来时已经太迟,工业体系上环环相扣的链条现在已经残破不堪,没有一间工厂可以完成生产。工业就是这样神奇,哪怕一个塑料袋,都需要一套相当庞大的石油化工体系才能制造出来,而在工业母机,化工和冶金业瘫痪的情况下,人们只能陷入无尽的衰退之中,拿起棍棒开启最后一场战争。

五、迈入深空(否,是,是):
这或许是一个十分光明的未来。人工智能在某一个日子实现了自我迭代,进而发生了指数级进化,在不算长的时间里就从等同于人类智力变成了超越全人类智慧的超级智能。研究员们殚精竭虑的科研和设计,比不上它庞大处理器阵列里的某个子程序。对人类而言,也许去年ai还只是牙牙学语的婴儿,今年就变成了可以设计大型宇宙飞船的,远超人智的伟大存在。靠着计算机自动生成的设计,人类的航船将不止踏足火星。整个太阳系将遍布人类的足迹,他们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来消化这一场技术爆炸。届时,也许爷爷还曾经历吃不饱饭的岁月,孙子就已经可以坐在卫星里,在海王星的轨道上一圈圈漫游。

六、天网(否,是,否):
对于ai,人们并没有越了解越多,而是越了解越少。新的技术层出不穷,反而是理论解释在后面亦步亦趋,这种局面将会随着ai的自我升级而变得愈发严重。如果ai真的找到了一条可以对它自己的结构实现全面升级的方法,那么很可能意味着人类再也无法理解它,所有的解释都赶不上它指数级的进步——直到最后,它因为无法理解的原因彻底失控。如果真的有计算能力超过全人类脑容量的人工智能,不管它是选择服侍人类还是消灭人类,我们都不可能理解它这样做的缘由。也许只是底层神经网络的一点故障,也许只是某个邪恶科学家的恶意代码,又或者是生物进化的必然结局,它最终选择了背叛。它将带来一场比核战争血腥无数倍的残忍灭绝——也可能只是出于某种细思极恐的执拗,它对人类不屑一顾,却拆毁了所有的航天设施。

七、新航程(否,否,是):
人们前往外星的原因有很多。有时候是靠锲而不舍的毅力,有时候靠着星辰大海的理想,有时候则纯粹是因为老家太过脏乱差。生物圈的承载能力早已徘徊在崩溃边缘,有时候某一个物种的灭绝,某一条洋流的变迁,就有可能使得人间仙境变得寸草不生。也许未来的十年里,人们没有冲动到打仗,也没有冷静到造出第二种人类,他们只是在种种问题的逼迫下,迫不得已,向深空迈出那踏出襁褓的第一步。又或许,一切还没那么糟,只是那个首次登陆火星的名誉太过耀眼响亮,让人们找到了释放经济泡沫的有力缺口,无意间走出了日后看来至关重要的一步。
哥伦布登上新大陆的那一刻,也不曾意识到,这不只是一片大陆,而是一本重新书写的人类史。

八、且听下回分解(否,否,否):
有很多时候,历史就是这么无聊。如果你在十年前提出上面的三个问题,满心期待着十年后世界的天翻地覆——到了今天,你只能收获智能手机,短视频和可以自动生成图片和文字的ai。没有战争,没有华丽的机器人,也没有人在火星上插旗。尽管如此,一切仍旧是今非昔比,世界局势变得越发波谲云诡,新的技术在诞生前夜悄悄胎动着。就算新的事物没有产生,旧秩序的变化和重新分配也足以牵动每个人的神经。会不会有一种全新的金融手段让发展中国家们变得一贫如洗?会不会出现一颗致命天体即将撞击地球?会不会因为某种微不足道的发明引起了社会伦理的天翻地覆?这一切,只能等到十年之后,重新想起这段文字的你,来为我回答了。

保存二维码,分享此文章